孫運璿學術獎得獎人

一○六年度博士培育獎學金

黃俊豪博士候選人

得獎人學經歷

得獎時職務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六年級
學歷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六年級
經歷臺灣大學專任研究助理、東海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
得獎論文分散式產業結構、生產實作與技術創新: 以 1980 年代以降的台灣機械工業為例


得獎論文及簡介

摘要:
本研究從一個發展型國家理論的古典提問-發展如何可能?-出發,嘗試 藉由結合勞動過程理論與技術的社會建構論,指出台灣發展型國家特殊的分散式產業結構所形成的勞動體制,不僅需要以趕工來做為發展的動力,更需要產生創 新。本研究以台灣的機械工業自1980 年代以後的發展做為案例,藉由訪談與次 級資料來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由此、本研究預期能在以 下三個子題做出貢獻:一、實作創新如何作為產業發展動力;二、技術及其創新 如何做為製造共識的物質基礎;三、企業內的技術創新如何成為新創企業的基礎。

研究計畫主題與獎項之相關性說明

自二十世紀六○年代以降,台灣的經濟發展被視為奇蹟典範。而在諸多對 於台灣奇蹟的討論中,產業技術的突破與創新被認為是發展之所以可能的關鍵因 素。而諸多研究也都指出在此一產業技術突破的過程中,國家的政策與規劃、以 中小企業為主的分散式產業結構等因素所發揮的作用。 本研究嘗試去重探台灣發展型國家得以成功的原因,在以往對於國家角色、網絡式產業結構的討論之基礎上,引進勞動過程理論與技術的社會建構等理 論觀點,進一步的指出在發展型國家與分散式產業結構的背景脈絡下,台灣的勞 動現場不僅形成了一個有利於資本家生產與奪取剩餘價值的「趕工的工廠體 制」,更是一個「產生創新的工廠體制」,這使得台灣的產業發展不自陷於單純的 壓榨人力,而是透過提供各種階級流動的誘因,促使技術工人願意自發地進行技 術創新,正是由於勞動過程中無數細微創新的匯聚,從而使得產業技術的整體升 級得以實現。 整體來說,本研究關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片斷而細微的技術創新如何推 動了產業的發展,但並不否認國家與產業結構在發展過程中的角色。事實上,筆 者認為正是在國家官僚的產業政策與經濟規劃,與產業經營者的勇於開創下,才 型塑了一個有利於技術工人大展手腳的工廠體制。所以,三者的辯證性互動才是真正促成了台灣奇蹟發生的因素。進一步,本研究也希望能夠藉由重探台灣發展 型國家得以可能的因素,鑑古知今地指出,當晚近我們熱烈地討論工業 4.0 之轉 型時,新科技對台灣勞動者,尤其是那些在過去的技術條件下,被認為擁有技能 的工人之衝擊,以及勞動者在工業 4.0 的技術環境下,是否能形成一個不斷改進 與提升產業技術的誘因,儘管這些改進與提升可能是細微的,但其匯聚後的影響卻是不可小覷的。



得獎理由

研究計畫探討1980年代以降台灣機械工業的技術創新,相較現存對於台灣產業創新與學習的主流解釋偏重國家主導與企業網絡的彈性回應這兩大面向,本研究透過「工作現場的創新如何可能」重新提問,並且聚焦在機械業積極引進工業4.0生產模式的過程,分散型產業結構與現場技術實作如何回應產業升級的挑戰,對於理解台灣經濟的轉型及其可能性的條件,提供極具潛力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