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公務人員得獎人

一〇四年度得獎人

呂正華先生

得獎人學經歷

得獎時職務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
學歷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
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EMBA
經歷交通部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副工程司
交通部航政司視察編審
經濟部技術處技正科長
經濟部工業局主任秘書副局長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
現職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
著作產業競爭力提升與生產力4.0



重大事蹟貢獻

呂君自台大物理系與電機所畢業後,未如當時理工科系同學紛紛投入高科技產業發展,而是經由高考進入交通部飛航服務總台,由最基層的幫工程司做起,積極學習並不斷累積本職學能,其後調任交通部航政司負責航權談判與空運管理;在經濟部技術處主辦科專計畫策略規劃與績效考評,調任工業局後,曾經主辦多項產業發展方案之規劃與推動執行,例如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方案、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等,促使我國資通訊產業在面對國際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仍能持續發展並且成長與茁壯。擔任工業局副局長期間,呂君也積極參與「三業四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政策,以及規劃執行中堅企業、研擬產業升級轉型方案等重要業務,上述政策或方案都能在幕僚周延規劃後獲得行政院支持,並據以作為國家產業戰略發展的主軸計畫。茲臚列重要事蹟說明如下:

一、規劃推動生產力4.0發展方案,經由生產力精進以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力
(一)廣納業界意見,加速國內產業創新轉型:行政院於104年9月核定「生產力4.0發展方案」,將優先選擇重點核心技術,並配合製造業、商業服務業,以及農業的發展,以示範案例帶動,透過共通平臺及產學研聯盟支援核心技術發展,以掌握產業轉型發展所需關鍵技術的自主能力;另將善用國際技術引進、國際合作或購併策略,加速國內產業創新轉型。
(二)充分運用物聯網等科技力量,讓生產力有效提升:因應國際消費市場轉變成多樣少量、短生命週期的商品趨勢,積極在生產力4.0發展過程中,採用「彈性生產」概念,成為「讓生產線與消費市場的需求直接對話與互動」的創新生產模式,並將充分運用物聯網、巨量資料分析、雲端運算,以及人工智慧等軟硬體技術,讓生產力有效提升。
(三)成立生產力4.0服務團,全面推行產業再造運動:結合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農委會、衛福部及勞動部等部會,會同七個重點產業公會理事長、各產業籌組之生產力4.0服務團,以及八大公協會代表,共同進行「生產力4.0發展方案」服務團執行內容細部規劃,積極落實產官學研共同推動生產力4.0的承諾與決心。 


二、師法德國隱形冠軍概念,規劃並執行我國發展中堅企業制度

(一)遵照政策指示,發展技術專精:行政院於101年7月政策指示經濟部提出發展中堅企業之構想,希望在眾多特定領域培養出技術專精、專注本業等具有國際競爭力之中堅企業,並規劃創新的評選制度以及完善的跨部會輔導措施,就台灣產業發展之特性量身打造,挑選出千軍萬馬的企業及客製化輔導機制,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也能夠有高度客製化的重點輔導,此一政策推出後普獲業界與民眾好評。
(二)建立制度,師法德國:工業局在短短的3個月內,參考德國隱型冠軍概念,於101年10月函報經濟部轉行政院並奉核定「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透過「建基盤」、「助成長」與「選菁英」等方式進行廠商評選與輔導;第一屆優選74家重點輔導對象以及10家卓越中堅企業;第二屆優選69家重點輔導對象以及10家卓越中堅企業;第三屆優選64家重點輔導對象以及12家卓越中堅企業。


三、推動「臺灣製MIT微笑產品驗證制度」榮獲第4屆「政府服務品質獎」

(一)微笑MIT、值得信賴:自民國99年開始推動臺灣製MIT微笑產品驗證制度,確認產品符合原產地認定與功能性、安全性等產品驗證基準後,授予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形塑臺灣產品「安全健康、值得信賴」優質形象。
(二)深化推廣,品質獲獎:該制度推動後廣獲業者肯定,累計2,452家廠商,144,720款產品通過驗證,積極媒合家樂福、大潤發、愛買、台糖量販等連鎖通路門市成為「MIT微笑協力店」;另於Yahoo、PChome及樂天3家網路平台設立MIT網路商店,讓國人可以便利買到MIT微笑產品。此一制度於101年6月通過49個機關參與初審、12個機關參與決審的激烈競爭後,獲得行政院頒發「政府服務品質獎」,為經濟部首次在「服務規劃機關類」獲頒獎項。


四、結合民間創投專案投資,帶動我國策略性製造業與服務業之發展

(一)策略聚焦,選擇重點:為提振我國服務業投資能量,厚植服務業競爭力,102年規劃推動「加強投資策略性服務業實施方案」,爭取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同意,以新台幣100億元專款投資國內服務業。制度規劃時整合經濟部9個服務業主管機關及產業推動辦公室資源(包含資訊服務業、華文電子商務、數位內容、雲端運算、會展產業、美食國際化、國際物流、養生照護、設計服務業),共同發掘潛力投資案源。
(二)單一窗口,一站服務:成立專案推動辦公室加強整合透過精準媒合,積極促成投資,針對創投協助被投資業者達成提高就業人數、協助服務業國際化及服務業科技化等3項目標,政策引導創投方向。另外,借重創投業者的顧問輔導能量,協助被投資企業健全營運體質及拓展國內外市場通路,例如微程式公司是YouBike服務的後端資訊處理公司,已透過創投協助規劃公司營運及國際市場拓展策略;目前YouBike服務模式已複製到新北市、彰化縣、台中市等,預計明年開始輸出至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
(三)長程規劃,持續精進:策略性服務業方案規劃10年期程,預計帶動民間投資110億元,投資國內服務業300家次,增加就業機會達1.2萬人以上。104年更進一步規劃「策略性製造業創投輔導機制」,將策略性服務業發展成功經驗導入,並就我國製造業的發展特色,積極協助我國創投投資於製造業,進而帶動製造業升級轉型。    




考察研究計劃

題目:產業競爭力提升與生產力4.0


一、 考察目的與動機
面對台灣產業在高齡化、少子化的危機,而且因為勞動力日漸缺乏,勢必要進行產業升級轉型與調整產業結構;因此,行政院在本(104)年6月4日、5日舉辦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SRB)會議,希望以生產力4.0作為臺灣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主軸,而推動「生產力4.0」政策,重點是製造業導入雲端、大數據(Big Data)等進行智慧自動化生產,減少對勞工的依賴,其後,各部會「生產力4.0發展方案」經彙整後於9月核定。


由於工業4.0是德國政府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畫,旨在支援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業。台灣的企業該如何參考國際發展作法,以生產力4.0提升產業的智慧化水準,將是未來十年產業發展相當重要的課題之一。在SRB會議中,包括西門子公司數位工廠與製程工業鄭智峰總經理,以及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與生醫工程系教授石昭明,分別就德國「工業4.0」和美國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Advance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計畫的實行。因此,在考察動機上,擬議規劃各用半個月時間,實地參訪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福斯汽車工廠、西門子智能工廠、庫卡(KUKA)機器人工廠、巴斯夫(BASF)工廠、博世洪堡工廠等,實際瞭解德國工業4.0應用之經典案例,再配合於4月25日至29日在全球最大規模的工業技術展會“2016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 2016)與世界各國交流,研修重點將以蒐集“以工廠為中心的IoT(物聯網)”最新訊息,並和廠商在交流過程中獲得學習經驗;此外,在美國方面,擬規劃全美製造領域排名前五名的密西根大學、美國輕量金屬製造創新研究院 (Lightweight Innovations for Tomorrow, LIFT)、福特汽車總部、DM3D Technology公司等,接著至加州矽谷思科(CISCO)、特斯拉(Tesla)工廠、福特公司(Ford)矽谷研發中心、拜耳(Bayer)柏克萊工廠、飛兆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台灣創新創業中心(TIEC)、Stanford University、UC Berkeley等單位進行參訪。


綜上所述,由於「生產力4.0」可以有效推動我國產業競爭力提升,而產業競爭力提升正是我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因此,考察目的是希望能夠至德國、美國兩個國家進行深度參訪與探討學習,選擇的公司或研究單位都是一時之選,希望能夠在經過此一參訪行程後,可以對於生產力4.0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心得,然後師法先進國家之作法,有效融入與落實到我國產業政策與措施之中。


二、考察重點與國家
基於目前工業局業務較為繁重,爰擬分兩梯次各15日進行德國、美國兩個國家參訪,始能在對於業務影響較少的情境中,有效率地出國進行考察訪問。
本次計畫主要規劃三項考察重點,分別為:「2016漢諾威工業展」、工業4.0應用之經典案例公司、知名製造領域研究大學;參訪美國的原因是,在工業互聯網的理念,美國與德國提出的工業4.0本質上相近,也就是將虛擬網絡與實體連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產系統。但二者不同的是,由於美國在軟體和網際網路發展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更側重於在軟體服務上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希望用網際網路帶動工業發展,保持製造業的長期競爭力。而德國在製造業的一枝獨秀,工業4.0與智能工廠的發展成為德國的最優之選。


最近幾年,漢諾威工業展是德國政府和企業向全球宣傳工業4.0相關措施的戰略性平台,世界各國(包括日本)也爭相派出優質廠商參與展會。2015年,台灣參與展商共130家,包括:自動化領域的台達電子、大同、東元、上銀科技、桓達、祥儀、銀泰等企業;傳動控制展商有:金器、氣立、友迦、新恭及東峰等;能源與工業零組件知名業者,如凱士士、健和興、華偉...等;在目前我國政府大力推動生產力4.0政策下,2016年實地至漢諾威工業展的廠商一定會更加踴躍,連同我國廠商與國際廠商交流,在展會期間將可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工業4.0應用之經典案例中,德國博世(Bosch)公司在洪堡(Homburg)工廠生產線,所有零件都有一個獨特的射頻識別碼,能同沿途關卡自動「對話」,從而提高整個生產效率,這套系統獲得2014年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頒發的物流獎。此外,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東部城市安貝格的「西門子智能工廠」,它是德國政府、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合力研發全自動結合互聯網與智能工廠的重要案例,大多數設備都在無人力操作狀態下進行挑選和組裝;在安貝格工廠中,每100萬件產品中,不良品約為15件,可靠性達到99%,追溯性更是達到100%。這樣的智慧工廠能夠讓產品完全實現自動化生產,也是智慧工廠的典範之一;如果安排順利,能夠依「考察訪問或進修行程表」進行,將可以在汽車工廠、機器人工廠、化學工廠、半導體工廠等不同行業的智動化工廠,對於不同領域產業有差異化的學習與體會。


最後,在知名製造領域研究大學方面,擬規劃安排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全美製造領域排名前五名的密西根大學、美國輕量金屬製造創新研究院 (Lightweight Innovations for Tomorrow, LIFT)、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等單位,一來可以就該大學與產業界的關係進行交流分享,二來可以在美國、德國的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作法,以目前在德國採用的雙軌教育制度為例,德國政府為了發展工業4.0所需的人才,因此規定企業必需依公司規模來提供產學合作,像是西門子目前一年就要花上1億8千萬歐元運用在產學教育上,包括提供相關工程系學生每學期到西門子實習訓練,透過學習和實務銜接,讓學生畢業後迅速與業界接軌,這也是臺灣未來可以參考的方向。


三、預期成效
(一)實地參與「2016漢諾威工業展」,與國內參展廠商共同與國外富有經驗的產業界或是研究機構,進行實質交流或促進合作機會。
(二)藉由此次考察訪問機會,親自至重要案例公司的智慧工廠,學習國外在生產力4.0議題的發展方式與對策,尤其是實務上的經驗與制度,回國後可以納入工業局業務推動重要參考,期能有效我國提升產業競爭力。
(三)參考國外有關生產力4.0與產學合作之機制,實地至美國與德國之大學訪談產學合作機制與成效,瞭解實務課程規劃、教材編定內容等,俾作為強化我國在國家創新體系發展中,產學研深化互動與產學合作加強的標竿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