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出版品

97年得獎人:王儷娟

金融檢查制度與金融犯罪查處機制之新趨勢

作者97年得獎人:王儷娟
ISBN No978-986-87517-0-5
出版者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出版時間2011年8月



自序

    感謝孫運璿學術基金會頒發九十七年度傑出公務人員獎,並贊助出國考察,使我得以在公務之外獲取再充電的機會,不斷的從國外制度作法中,對現行金融檢查有一些新的領悟及想法。
    謝謝推薦人陳前主委樹。他是我從事公職的第一位長官,曾訓勉我,就算事情處理過程沒有瑕疵,但永遠要想是否還有可以再改進的空間。這謙卑自省的聲音,時常在處理公務遇到低潮或與業者面紅耳赤溝通時提醒我。
    本研究的提出與完成,首先要感謝龔前主委,他堅持的金管會各局主管輪調,讓我這個證券期貨人有機會對金融檢查業務開了一扇窗。吳副主委當傑與多位長官歷年來的提攜與指導,及鍾局長慧貞在我國外考察回國後,對我的心得分享熱烈的回應並提出不同角度的思考,皆使我獲益良多。
    寫作期間,承蒙駐日代表處簡志宇先生在日本考察時協助日文口譯,吳國禎先生、清閔及淑金組長外甥女媛媛幫忙翻譯日文,那段期間在倫敦辦事處的友梅副組長及彩溱、紐約辦事處的鳴皋科長,還有怡蓉在電腦編輯處理及銘吉主秘、俊傑等多位同仁的安排與協助,特此致上謝意。
    最後,謝謝我的家人在這段寫作期間默默的支持─女兒家誼慷慨的把她的小筆電借給我打報告,兒子立誼幫我解決電腦問題,先生道偉則不斷的用他指導學生論文的精神,鼓勵我戮力完成此報告。還有,永遠以我為傲的爸爸及在天上的媽媽,和長期體貼維護我的公婆。他們的支持永遠是我最珍惜的動力來源。




目 錄

第壹篇 概論
第一章 研究目的與過程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過程及研究限制
第二章 金融海嘯後之新監理趨勢
    第一節 金融海嘯之起因
    第二節 金融海嘯發生經過
    第三節 新金融監理趨勢
第三章 國際監理準則中的金融檢查
    第一節 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
    第二節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
    第三節 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第四節 三大國際組織之間的協調合作

          第貳篇 美國金融檢查制度
第一章 銀行業金融檢查制度
    第一節 監理機關
    第二節 風險聚焦之銀行檢查
    第三節 金融檢查作業
    第四節 金融檢查評等制度
    第五節 金融海嘯對檢查業務之影響
第二章 證券業金融檢查制度
    第一節 美國證管會之檢查
    第二節 美國金融產業監理組織之查核
    第三節 公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之查核
第三章 保險業金融檢查制度
    第一節 風險聚焦之保險檢查
    第二節 檢查作業

第參篇 英國金融檢查制度
第一章 金融海嘯後之金融監理架構
第二章 金融監理總署之檢查
第三章 ARROW風險評估模型

第肆篇 日本金融檢查制度
第一章 金融廳之檢查
    第一節 金融廳
    第二節 金融廳檢查局
    第三節 證券交易監視委員會
    第四節 會計師審計監理委員會
第二章 日本銀行之檢查
第三章 財務省之檢查

第伍篇 我國金融檢查制度
第一章 金融檢查分工之沿革
第二章 金融檢查作業
第三章 金融預警系統
    第一節 金管會檢查局檢查評等制度
    第二節 金管會檢查局申報資料評等系統
    第三節 中央銀行報表稽核系統
    第四節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檢查評等系統
    第五節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申報資料排序系統

第陸篇 金融犯罪之查處
第一章 美國金融犯罪之查處
    第一節 聯邦準備理事會
    第二節 證券管理委員會
    第三節 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機構
    第四節 各州保險部門
第二章 英國金融犯罪之查處
第三章 日本金融犯罪之查處
第四章 我國金融犯罪之查處

第柒篇 結論與建議
參考資料



摘要或緒論

    

第壹篇 概 論

第一章 研究目的與過程 第一節 研究目的 國際清算銀行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 (BCBS)發布的有 效銀行監理核心原則明白指出,有效的銀行監理制度應包括實 地檢查與場外監控。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IOSCO)發布的 證券管理目標與原則亦表明,監理機關應有全面性的檢查、調 查與監視能力,以確保執法之有效性。另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 (IAIS)發布的保險核心原則與方法也揭櫫了同樣的原則。因此可知,金融檢查工作實為金融監理不可或缺、至為重要的一 環。 我國金融檢查制度自93年7月實施金檢一元化政策,整合中 央銀行、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及原財政部金融局、保險司、證券 暨期貨管理委員會之檢查人力,成立專業的金融檢查機構-金 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後,已開啟了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檢查局成立以來,致力於參酌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有 效銀行監理核心原則」及歐美等先進國家之金融監理檢查制 度,改變過去傳統定時定點模式之檢查方式,逐步調整為以風 險為導向之金融檢查架構,以有效配置檢查資源,達到提昇金 融檢查效能之目的。例如,逐步建置金融機構單一申報資料窗 口系統,督促並驗證金融機構申報監理資料的正確性;規劃推 動銀行業金融檢查評等制度,落實以風險為導向之金融檢查; 配合新巴塞爾資本協定之實施,培訓檢查人員辨識與評估風險 之能力;建置各業別金融機構表報稽核分析機制,運用申報資 料產出監理資訊,分析金融機構經營良窳,作為擬訂金融檢查 頻率之參考;逐步建立各業別的差異化檢查機制,以提升金融 檢查之效能。 隨著金融產業在金融創新方面的蓬勃發展,跨國界的金融 活動日益頻繁,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良窳更顯重要,其風險管 理模式多朝向整合性、複雜化及專業化之趨勢發展,雖各國金 融監理機關秉持審慎的金融監理原則,紛紛採行以風險為導向 之監理檢查制度,建構不同之風險評估架構(如英國金融服 務總署之ARROW,美國金融監理機關對國內商業銀行採行之 CAMELS),然而在近年來全球性通貨膨脹壓力、次級房貸風暴 等一波波的金融海嘯下,金融機構面臨流動性及信用危機,多家歷史悠久的重量級金融機構受到重創,英美等金融主管機關 紛紛採行多項改革措施以因應此衝擊。 雖然相關的討論不多,但本次金融海嘯也相當程度的顯示 出了各國監理機關的金融檢查功能似乎仍有不足之處。因此, 對於金融監理主管機關在組織架構、金融檢查制度及與各相關 政府機構之協調聯繫等如何調整以因應此新金融情勢之挑戰, 及金融監理機關如何加強監理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金融檢查 人員能否具備相關專業能力以適時查核發現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的適當性,列為本計畫主要的關心重點。並藉著研究美國、英 國及日本等具有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之主要國家的金融監理發 展,規劃建構具國際化且適合國內金融環境的新金融檢查制 度。 本研究的另一個重點,係有鑒於金融犯罪案件之查處中, 金融監理機關移送認定標準、檢調機關偵辦方式迭有爭議,常 成為社會矚目事件。這樣的爭議其實多肇因於金融業務具有複 雜性、專業性與敏感性,且疑似金融不法案件的查處方式對金 融市場亦會有相當程度的衝擊,金融監理機關實應有更審慎周 延辦理金融不法案件的查處、加強與檢調機關聯繫的必要,以家歷史悠久的重量級金融機構受到重創,英美等金融主管機關 紛紛採行多項改革措施以因應此衝擊。 雖然相關的討論不多,但本次金融海嘯也相當程度的顯示 出了各國監理機關的金融檢查功能似乎仍有不足之處。因此, 對於金融監理主管機關在組織架構、金融檢查制度及與各相關 政府機構之協調聯繫等如何調整以因應此新金融情勢之挑戰, 及金融監理機關如何加強監理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金融檢查 人員能否具備相關專業能力以適時查核發現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的適當性,列為本計畫主要的關心重點。並藉著研究美國、英 國及日本等具有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之主要國家的金融監理發 展,規劃建構具國際化且適合國內金融環境的新金融檢查制 度。 本研究的另一個重點,係有鑒於金融犯罪案件之查處中, 金融監理機關移送認定標準、檢調機關偵辦方式迭有爭議,常 成為社會矚目事件。這樣的爭議其實多肇因於金融業務具有複 雜性、專業性與敏感性,且疑似金融不法案件的查處方式對金 融市場亦會有相當程度的衝擊,金融監理機關實應有更審慎周 延辦理金融不法案件的查處、加強與檢調機關聯繫的必要,以多家歷史悠久的重量級金融機構受到重創,英美等金融主管機關 紛紛採行多項改革措施以因應此衝擊。 雖然相關的討論不多,但本次金融海嘯也相當程度的顯示 出了各國監理機關的金融檢查功能似乎仍有不足之處。因此, 對於金融監理主管機關在組織架構、金融檢查制度及與各相關 政府機構之協調聯繫等如何調整以因應此新金融情勢之挑戰, 及金融監理機關如何加強監理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金融檢查 人員能否具備相關專業能力以適時查核發現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的適當性,列為本計畫主要的關心重點。並藉著研究美國、英 國及日本等具有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之主要國家的金融監理發 展,規劃建構具國際化且適合國內金融環境的新金融檢查制 度。 本研究的另一個重點,係有鑒於金融犯罪案件之查處中, 金融監理機關移送認定標準、檢調機關偵辦方式迭有爭議,常 成為社會矚目事件。這樣的爭議其實多肇因於金融業務具有複 雜性、專業性與敏感性,且疑似金融不法案件的查處方式對金 融市場亦會有相當程度的衝擊,金融監理機關實應有更審慎周 延辦理金融不法案件的查處、加強與檢調機關聯繫的必要,以提高案件偵結率及支持率。另一方面,在打擊金融不法犯罪的 同時,亦能兼顧對相關犯罪嫌疑人毋枉毋縱,與迎合存款人、 投資人對金融市場誠信的期待等二者之間的衡平處理。因此, 本計畫係就美國、英國及日本之金融主管機關對金融不法案件 之查處作法、與司法機關如何共同合作以打擊不法金融犯罪進 行瞭解,以做為檢查局強化查處金融違法案件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