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運璿學術獎得獎人

一〇四年度博士培育獎學金

劉清耿先生

得獎人學經歷

得獎時職務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班七年級
學歷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經歷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學員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現職
得獎論文賣安全?台灣汽車安全技術中的市場與政治


得獎論文及簡介

在清大接受社會學訓練期間,對「經濟社會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台灣的經濟發展歷程,以及一向被視為失敗經驗的汽車產業,更是其所關注的研究對象。台灣的國產車擁有豪華的內裝配置,氣派的外觀設計,但是在安全配備(例如ESP或 Airbag)方面,卻是相對貧乏。博士論文就是在探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落差?

2014年秋,在獲得中央研究院博士培育獎助期間,陸續走訪國產車廠、零組件廠,以及交通部、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等機構,一步一腳印地進行產業訪談。透過田野調查,發現台灣具有完整的安全氣囊產業鏈,其經營型態也不限於代工層次,而是具備「整車安全系統」開發的高階技術能力。台灣的零件廠從早期的代工起家,到現在已經可以將自行研發、設計、製造的安全氣囊模組外銷到馬來西亞、中東,以及中國大陸等汽車新興市場。但是,另一方面,卻也發現這些外銷的國產氣囊模組,不被多數的國產車廠所採用,究其緣由,與台灣的代工體制有著緊密的關係。國產車廠都具有國外的技術母廠,沒有母廠的授權,國產車廠就沒有權限決定合作的供應商。因此,零組件廠只能向外尋找機會,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

近來「紅色供應鏈」崛起,帶給台灣的電子產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但以汽車產業來說,早就歷經「紅白供應鍊」(日本原廠)的排擠。汽車安全零組件業成功的轉型經驗可以作為產業規劃的參考,期待台灣的產業不再只是侷限於拼規模、衝產能,賺取微薄毛利的代工模式,而能夠轉向高競爭力、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升級之路。



得獎理由

研究計畫以台灣汽車產業,尤其是安全輔助氣囊,作為研究對象,點出該項產業「豪華標配、安全選配」的特徵,以及代工模式下所遭遇的困境 ,觸及台灣戰後經濟發展「技術政治」商品化風險、與產業升級等重要議題,具有廣泛的政策意涵與國際比較價值。